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整治河川 專家催生流域整體治理單位
2009/10/11

莫拉克颱風釀成重災,外界都把矛頭指向水利機關,但治水專家認為目前河川上中下游分屬不同機關,介面過多難以整合,要治水,得先成立跨部會的流域整體治理單位。

前水利署副署長、逢甲大學水利工程及資源保育系兼任副教授吳憲雄11日出席「全國治水會議」指出,政府近10年來,每年投入新台幣800至1000億元用於水土治理及災害救助,但因缺乏整體規劃,難有預期效果。

淡江大學水資源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虞國興也表示,治理介面未整合,導致各機關協調不足,是當前治水的一大問題。

他指出,目前河川上、中、下游分屬不同機關,林務局主管上游水源涵養,水保局主管中游山坡地,下游平地部分分別由營建署、農委會和水利署等單位治理。

虞國興舉例,荷蘭1953年因洪水造成逾1800人死亡後,成立三角洲委員會(Delta Commission),進行為期40年的防洪建設,建立全球防禦能力最強的防洪系統,直至1997年才功成身退,就是專責機關成功的案例。

有鑑於全球氣候變遷的效應增強,2007年荷蘭再度成立三角洲委員會,預定明年起至2100年間,每年投入約15億歐元(新台幣600億元)。虞國興認為,台灣應效法成立以治水為核心職能的專責部會,以因應未來更多威脅。

國立成功大學副校長黃煌輝也強調「河川是不能切割的」,任一河川的上中下游及海岸環環相扣,必須整體看待並管理。

黃煌輝主張,為避免各分散機關各行其政,效率不彰,應成立高階的流域治理管理委員會,邀集水利、水保、林務,甚至檢調單位加入,以釐清職責。只要制度規畫完善,無論誰在位,都不會影響治水績效。

根據行政院組織改造規劃架構,未來將成立「環境資源部」,統整環境保護、環境監測;森林保育、國家公園及生態保育;水利、水土保持;地質、礦業,以及氣象等五大區塊。

資料來源 :中央社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