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有海味、有山氣屏東找茶愛哪款?
2012/04/11

陸客來台,掀起了台灣茶的風潮,其實位於台灣最南的屏東縣也是茶故鄉,根據虎尾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系講師陳亮岑的調查,屏東除了滿州的港口茶外,近年還有人到大武山追野生山茶,「港口茶有海味,大武山茶有山氣」,不同的茶味,吸引各路人上山「找茶」。

39歲的陳亮岑,從13歲時父親送給他一只茶壺開始,就對茶迷戀不已,大學念的是園藝系、研究所主攻環境藝術,所學與所愛結合之下,讓他對茶與環境有更深一層的研究。

他說,多數人只對台灣的高山茶有印象,尤其陸客最迷阿里山的高山茶,3年前他去滿州港口拜訪茶農時,連在地茶農都不好意思拿在地茶和高山茶相比,但是他告訴茶農「咱們的港口茶有海的味道」,讓茶農有了信心。

屏東縣向來不以產茶聞名,但其實這裡的茶「有山味、也有海味」,他說,以滿州港口茶為例,因靠海,常有海霧吹來,當地茶喝起來有股鹹味,「先苦澀再回甘」,「裡頭有海的味道、也有陽光的味道」,「這是大海之味的茶」。

至於大武山系的野生山茶,近年則成了喝茶高手追逐的目標,根據陳亮岑的調查,屏北山區從濁口溪一帶到荖濃溪的北大武山系,正是野生山茶的生產地,這一帶以南鳳山茶為主,來義則有武威山茶、屏南則有長樂山茶,只是後兩者已經失傳。

近5年來常有人入山找茶,再找專人製茶,使得大武山茶漸漸有名氣。陳亮岑說,大武山系的茶,喝第一口有米豆香,接著有環境香,入口有股山的氣息,由於量少,目前市價一斤在2500至3500元之間,甚至有更高價碼。

資料來源 :聯合報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