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秋颱共伴雨量多 歷年多次災情重
2009/10/03

中颱芭瑪是典型的秋颱,也就是颱風環流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雨量會更多;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歷年來秋颱大多會因持續豪雨發生嚴重災情。

根據氣象局的歷史颱風資料顯示,近22年來,侵襲台灣的秋颱,多數都因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帶來豪雨,並造成災情。

中央氣象局的資料指出,災損最嚴重的1次的是1998 年10月16日的強烈颱風瑞伯,瑞伯路徑和芭瑪類似,暴風圈還籠罩全台灣,北部及花東地區都有災情,多處道路坍方、中斷,且豪雨持續數天,造成河水暴漲,多處嚴重淹水。台北汐止最嚴重,全台有25人死亡、10人失蹤、27人輕重傷,房屋全倒4棟、半倒16棟,農業損失新台幣51.6億元。

不見得秋颱一定有災情,根據中央氣象局提供的資料,和芭瑪路徑相似的秋颱還有1981年11月25日的輕颱伊瑪,只有海上警報,並無災情,1985年的輕颱費依甚至未發過警報;2003年11月2日有1個輕度颱風也叫米勒,恆春半島、東南部出現豪雨,部分公路坍方;2007年11月27日的中度颱風米塔為東北部及東部帶來豪雨,但只有零星災情。

和芭瑪路徑不一樣,但仍帶來重大災情的秋颱主要是2000年11月1日的中度颱風象神,同樣為台灣帶來豪雨,台北縣市、基隆及宜蘭都淹水。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10月31日深夜風雨交加,新加坡航空飛往洛杉磯的班機,起飛時因駕駛誤闖施工中跑道撞上機具,造成飛機爆炸起火。

中央氣象局指出,象神的農損也高達36億元,近26萬戶停電,全台64人死亡、65人失蹤、25人輕重傷。

1987年10月24日的強烈颱風琳恩主要災情在北部,包括汐止、內湖、南港及松山都淹大水,也有人失蹤。

2001年9月27日的中度颱風利奇馬也因豪雨有4億4000萬元農損,全台94人死亡、10人失蹤,農損4億4000元。

氣象局強調,每一次颱風的形成條件不同,海上環境環也變化莫測,即使路徑相同,災情也會不一樣,不過,秋颱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一定會帶來豪雨,不能輕忽。

資料來源 :中央社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