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會參與部落步道重建,非常開心且感恩。」嘉義縣阿里山鄉里佳社區理事莊秋華父子和族人,幾乎是以人工方式完成里美步道闢建,兼具避災救援及生態觀光功能。他表示,要將里佳的美好與更多人分享,回饋各界愛心。
在里佳部落有時會看到莊秋華,穿鄒族傳統服裝為遊客導覽解說,有時穿雨鞋在山間小徑,為部落事情忙碌。
莊秋華與村民用一塊塊石頭、枕木,為部落、為族人,修建從里佳到山美、具有歷史情感的古道,工作雖然辛苦,但是很有意義。
莊秋華等村民負責前半段步道,地形陡峭。為了避免破壞自然環境,大型機具無法運抵,他們憑藉人力和溜索運送工料和簡易工具,靠人力徒步負重,往返好幾趟搬運,是體力、耐力與毅力很大的挑戰與考驗。其中仿枕木每塊約70至140公斤,需要兩、三位壯丁慢慢搬到施工地點。
看著里美步道的完成,莊秋華心懷感恩說,莫拉克風災後各界到里佳關懷,行政院重建會和民間企業社團都給予溫暖,今後會更努力團結部落力量發展產業,回饋大家對部落的關愛。
里美步道4月6日配合里佳「星星相螢」活動,舉辦啟用典禮。這條步道是為避免再因風災造成道路中斷,不讓里佳形成孤島,重建會運用大陸善款補助1100萬元,加上林務局嘉義林管處自籌1100萬元,建造兼具避災救援及生態觀光功能的「里美避難步道」。
步道長約2.5公里,里佳起點有舊河谷大石板自然奇景,施工團隊中村民佔了5成以上,融入更濃的在地情感,沿途設有原住民特色的獵寮及三角懸索吊橋等,終點在山美村達娜伊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