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河川疏濬砂石大增,正在壓縮大陸砂石的進口空間。經濟部礦務局與水利署昨(11)日均表示,來自廈門與福州的大陸進口砂,已呈現量縮走勢,且南部今年已沒有進口大陸砂,只剩基隆、台北及台中等三個港口還進口大陸砂,且後2個港口今年前2月進口量,更明顯下降。
經濟部礦務局的統計顯示,台灣98年進口大陸砂量為1,614萬立方米,但99年進口量卻已縮小至983萬立方米,降幅近4成,今年還會持續銳減。
礦務局表示,因2月是農曆春節,單月的進口大陸砂又比1月少,累計今年前2月各港口進口大陸砂,分別是基隆港49萬立方米、台北港45萬立方米,及台中港28萬立方米。其中,除了基隆港進口大陸砂量,比去年同期成長外,包括台北港與台中港的進口大陸砂量都下滑。
在價格方面,以大陸天然砂價為例,台中港2月每立方米平均砂價660元,高於1月的615元,漲幅約7.3%。反觀,台北港2月每立方米平均砂價,介於690至735元之間,則略低於1月的705至735元的價位。
中部砂石業者表示,中部產地7日砂價524元,比大陸天然砂還便宜,主要歸因於中部是砂石產地,並可就近供應南、北部砂石需求,可減少兩地之間的砂石運輸成本。
水利署指出,由於前年莫拉克颱風,已帶來河川上、中、下游的大量土石,經水利署、農委會水保局、林務局及縣市政府加強疏濬後,使得台灣砂石供應量大增,去年砂石產量約8、9,000萬立方米,但因台灣砂石1年需求量維持在5,550萬立方米,讓台灣砂石最近價格維持平盤或僅微幅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