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金融海嘯後 學者建議企業分散出口市場
2009/09/15

雷曼兄弟聲請破產滿一周年,15日在一場學術研討會中,國內學者建議,企業宜把握機會調整體質,分散出口市場,將過去以美國為首的出口型態,擴大至歐元區、金磚四國等新興市場。

台灣企業重建協會及台灣大學金融研究中心15日舉辦企業重建高階研習營,舉行「從金融海嘯與八八水災看企業重建」座談會。

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認為,美國一向為台灣最大貿易夥伴,這種一國獨大的出口型態,隨著雷曼兄弟聲請破產,全球金融海嘯來襲,應有所調整;台灣企業應分散市場至歐元區、石油輸出國及金磚四國等新興市場。

他表示,金磚四國中的中國,未來消費力不容忽視;中國民間消費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逐年下降,1970年時中國民間消費約佔GDP的54.7%,去年下滑至35.3%,一旦中國民間消費大幅成長,中國市場潛力可期。

中國輸出入銀行理事主席李勝彥指出,金融海嘯造成百業艱困、企業規模縮小或倒閉、失業增加、銀行緊縮信用等;據統計,台灣企業解散及撤銷家數從2006年的3萬6618家攀升至去年的5萬900家,金融體系也緊縮放款市場。

李勝彥表示,以日本為例,日本經濟在失落的10年間,對企業進行紓困,其中也針對企業進行債務減免,雖然涉及道德性議題,但是有利於提升企業競爭力及便利企業併購。

台灣銀行董事長張秀蓮指出,政府因應八八水災,未來四年編列新台幣1200億元重建預算,而公股行庫也針對企業進行紓困,相信重建做得好,可以避免企業倒閉的現象發生。

資料來源 :中央社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