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遷村重建路 生態旅遊永續原民文化
2009/09/26

88水災屏縣原民遷村重建系列(1)

不少原住民部落因莫拉克風災而面臨遷村問題,但遷村後的文化傳承讓學者等憂心,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助理教授陳美惠今天說,發展生態旅遊是兼顧文化、生態和經濟最佳途徑。

陳美惠輔導霧台鄉阿禮部落發展生態旅遊 1年多,阿禮生態旅遊已邁步走,不料慘遇莫拉克風災摧殘,阿禮被鑑定為不安全部落,阿禮部落面臨遷村問題,讓部落裡魯凱族人憂心忡忡,擔心文化斷層。

在部落裡接受陳美惠輔導經營民宿和生態旅遊的包泰德和古秀慧夫婦說,「我們接受山上不能再開發要求,但不能限制我們回山上活動」。

陳美惠表示,阿禮是魯凱族裡唯二沒有遷過村的原始部落,風災中只在下部落有損壞,上部落沒有受創,這樣一個台灣難以找到遠離塵囂的桃花源及擁有原始部落文化地方,如果面臨遷村,要保存原貌及文化,最佳的途徑就是發展生態旅遊。

一直以社區林業及生態旅遊為主要研究及教學方向的陳美惠說,造訪許多原鄉部落,看到政府投入相當多的經費建設原鄉部落,發展觀光產業,但成效有限,年輕人還是不回鄉,主要就是過度的硬體開發,忽視長期培力居民。

歡迎牌樓、駁坎圖騰,涼亭、步道、欄杆到處是複製,使部落景觀失去差異化,陳美惠表示,部落的美在於遠離塵囂,接近原始自然的環境、獨特的異文化、淳樸的民風,這些可貴的特質未加強發揚。

年輕一輩無法與長輩一起生活學習,當年長者逐漸凋零,原住民的山林智慧、部落文化的傳承產生斷層,而原住民族的山林知識體系及特有的部落文化消失,將導致部落失去魅力,發展觀光的本錢也沒了。

陳美惠說,生態旅遊是未來觀光的趨勢,原住民文化是台灣最有魅力的觀光資源,但部落觀光並非是園區化的型式,而是部落裡的樸實的人情、生活和文化。

陳美惠表示,原鄉部落大多接近國家森林或國家公園區,管理單位應設法創造山林巡護、保育、監測的工作機會,並培力部落組織承接這些工作,這是最直接的幫助,也是原鄉部落發展生態旅遊的基礎。

原住民樸實和幽默的天性是最佳的解說員,陳美惠說,要同時培力部落發展生態旅遊或特色產業,這些工作需要長期深入的去做,更要有長期輔導與陪伴。

原住民長期被動的接受建設與補助,並非是經由部落居民參與、溝通討論與共識凝聚之後所產生的持續性行動,部落很難發展;陳美惠建議政府,原住民的遷村不能以「快」來解決,要讓他們先回部落看看自己的家,再思考、討論未來的方向。

資料來源 :中央社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