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颱風季節,各部落在防災工作準備之際,自莫拉克之後更開始意識到各種求生技巧的重要性。5月中,台灣首支原住民救難隊伍在立法院由院長王金平授旗正式成軍,近日以來,救難隊教練們緊鑼密鼓地在屏東地區展開部落訓練工作。
教練之一是被媒體稱為「佳暮四英雄」的「小賴」賴孟傳。賴孟傳說,最近都在屏東地區和各部落族人訓練與上課,只要有意願學防災與救難,就可以參與240個小時的課程,不限年齡、性別。
重熱誠更訓練專業
要學的課程很多,包括繩結運用、體能訓練、疏散系統。賴孟傳說,原鄉地區地處偏遠,如果碰到大風大水沖毀道路橋梁,用繩索結橋的技巧就十分重要。災難來時要如何疏散?往何處避難?部落安全地域在哪裡?移動路線為何?都是在地人要學習理解的知識。他說,如果政府資源來不及進入偏遠部落,族人可以自保,也能救助他人。
賴孟傳等人民國99年底已經成立「台灣原住民防災救難協會」,並且拿到消防相關證照。他說,目前參與救難隊課程訓練的屏東地區族人有6百多人,「鼓勵大家一定要考到執照」。賴孟傳說,雖然只要有熱誠都可以參與,但是要出勤務者仍然需要執照才合法。立委高金素梅南部辦公室則表示,期望救難隊課程能夠培養更多種子隊員或教練,未來能將救難與求生知識推廣到各部落。也有原住民的女性族人表示想參與,但是恐怕體力不足無法勝任山區任務,高金素梅南部辦公室代表說,該位女性族人是外科醫生,救難隊也很需要有醫生支援。
同時教導相關法律
雖說救災是好事,但日前也有救難隊員遭法院判決坐牢4個月、面臨4百萬賠償的官司。台南買姓夫婦97年卡玫姬颱風來襲時搭救生艇落水死亡,台南地院認為救難隊員是過失致死,應判刑處分。日前在立法院由立委王幸男召開記者會,希望喚起社會關注。
買姓夫婦子女認為救難隊員沒有讓父母穿上救生衣,是業務過失致死罪。被告的3名救難隊員說,當時要求買姓夫婦穿救生衣,但災區天候與狀況緊急,被救者不願穿或者沒有穿上救生衣,救難隊員不能強制其意願,都以儘速撤離災區為優先。目前全案仍在上訴中。
3名救難隊員說,出勤救災是義務,沒有領薪酬。雖然仍願意盡力救人,難免心中留下陰影。聲援的北市救難協會也表示,擔心這一起判決成立,造成大家不敢救人的後果。
賴孟傳則說,目前在原鄉訓練,除了教授各種救援技巧,的確會和族人說到救難的相關法律問題。但他也說,救難不分族群,希望各部落的青年都能動起來,照顧自己也幫助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