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光電板取代果園 「種」出電來
2011/12/21

屏東縣在莫拉克災區,完成全國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區,總面積近40公頃,經過半年施工,目前已並聯發電21MW ,以每天平均發電3.8小時計算,日發電量可達7萬9800度,如果以每戶每月用電300度估算,可供7000多戶用電,林邊等沿海鄉鎮的景觀更因此大改觀。

過去行經林邊、佳冬等沿海鄉鎮,道路兩旁盡是果園,但近來部分果園早被太陽能光電板取代,一整排看過去十分壯觀,原來種果樹的農民如今成了發電區的地主、有的還被業者聘為管理人,「以前種蓮霧、現在居然種出電來,感覺得很特別」,也有人坦承「種啥都好,有收入最重要。」

縣府估算,目前台電的購電價格是每度7.3元,如果以21MW計算,1年可售電收入約兩億多元;目前農民租地的價格大約是2分半地,租金1萬多元,如果協助廠商管理,每月收入約2萬5000多元。

2009年的莫拉克颱在屏東縣造成嚴重災情,在林邊、佳冬一帶有不少農田被淹沒,屏東縣長曹啟鴻於是推動「養水種電」計畫,今年7月太陽能光電區終於動工,總計有130位地主加入,分為61個專案基地,總投資金額超過20億元。

曹啟鴻表示,目前已完成21MW ,另有3MW的高聚光太陽能板近日可完工,未來屏東縣還要推動養豬場沼氣發電、養蝦池發電。

資料來源 :聯合報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