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屏東養水種電南部太陽能試金石
2011/11/16

工人在太陽能板底下拉線,串聯電力,另一邊也在測試電力調節器,12月開始,這座位在屏東縣林邊鄉的太陽能電廠,每天就會送出1.3 MW(百萬瓦)的電力,供超過七百戶家庭使用。

佔地超過3公頃的太陽能電廠,業者在正式運轉前,包括調整水平線等細節都不敢馬虎,因為發電的效能,除了影響公司營收,也關乎屏東縣政府八八災後推動的第一階段養水種電計劃,能否成功。

太陽能板底下的土地,就是莫拉克風災後棄養的漁塭,屏東縣政府主動招商,希望由養殖戶提供土地供電廠開發,讓未來林邊佳冬這些地層下陷區,不用再養魚,達到產業轉型。第一階段,居民總共釋出50公頃土地,發電量25 MW,許多八八災後堆滿泥沙的漁塭,目前都在施工。

不只民眾出租土地意願高,去年進行第一階段招商,就有13家廠商投案參與評比,屏東縣政府也規劃,再發展第二和第三階段,分別要達到發電量100 MW和300MW,但現在鄉民卻認為二、三階段的產業轉型,已經不可能。

由於第一階段的設廠,屬於災區重建專案,每發電1個MW,還可以獲得四萬元補助,但即便如此,去年底經濟部大幅調降躉購電價後,已經有廠商覺得無利可圖,中途退出,更何況第二和第三階段沒有補助。目前留下的廠商,是否能再投入下個階段,話也說得保留。

今年3月,屏東縣政府又提出另一個種樹養電的計畫,希望在屏東四千公頃種樹的台糖土地,設置樹間的追日高聚光太陽能板,但這部分的計畫,已經和地層下陷區的災後重建無關,林邊和佳冬的產業是否還有其它轉型機會,居民都在觀望。

資料來源 :公視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