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土石流危險聚落 學者籲全面調查
2009/10/05

88災後勘災及重建研討會5日舉行,臺灣大學土木系教授林銘郎指出,政府應對土石流高危險聚落做通盤調查,以釐清危險性,並及早因應。

88災後勘災及重建研討會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台灣科技大學及成功大學共同主辦,邀請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從坡地、水利、海岸、橋梁等實地勘災,提供各面向災損防治之道。

與會的成功大學副校長黃煌煇強調,災害年年都有,民眾應該學習跟災害共存,有過這次救災經驗,下次會更有準備。

林銘郎與大地工程學會技師數十人,88災後曾組成勘災團隊,親往荖濃溪、旗山溪、太麻里溪等地實際勘查災後地質受創情形。

林銘郎表示,台灣的岩石強度原就不足,加上雨量大,人口密度又高,因此土石流的土石量大。此外,造山運動活躍,每年地殼抬升,讓河川沖蝕挖空山腳,土石流頻繁發生,有關單位應及早預防。

林銘郎指出,921大地震崩塌的草嶺與九份二山,均屬山崩後形成的平坦地,雖然暫時看來安全無虞,但大雨來時仍潛藏崩塌的危險,其實不適宜居住。

他說,例如小林村所在的平坦地,只能算是「灘地」,在千百年的週期間,仍是「水可能會走的地方」,只是這幾10年來形成聚落;政府單位應對山腳下平坦地面的聚落全面進行調查,事先察覺潛在危險。

林銘郎並指出,台灣中北部雖然在莫拉克風災未受重創,但碰到後續颱風,必須注意淹水,中永和、內湖、板橋等容易淹水地區,要特別注意水門功能與下水道的疏濬,隨時保持警戒。

資料來源 :中央社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