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費兩年多改造,總經費九千多萬元的阿里山沼平車站,昨天在霧氣迷漫和古老蒸氣火車嗚笛聲中宣告啟用。木構綠建築結合木雕創作,充分展現藝術美學概念,全新車站設計理念,還曾獲得建築學會結構設計部門最優秀獎。
沼平車站歷史悠久,一度是森林鐵路登山本線的終點。因早年沼平一帶曾是林場木材集中地,伐木時期車站原始結構為木造,後來才改建成鋼筋水泥形式。近幾年因森林園區觀光客倍增,老舊、簡陋月台不敷使用,林務局決定重新改造沼平車站。
建築師五十嵐為沼平車站重新規畫設計時,除導入復古建築概念,也納入地域百年歷史的林業文化印象,試圖將車站本體融入塔山峭壁、沼平公園等自然美景,並運用環保節能概念,讓雨水充分回收再利用。
為迎接這場啟用儀式,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特別將兩支重達八噸及四噸的牛樟漂流木,委由木雕藝術家上原一明、董明晉,利用近一個月時間現場雕刻創作,各完成一件「守護阿里山、守護台灣」和「森林的記憶」的大型木雕作,分別陳設在一、二樓,與車站全新樣貌相互呼應。
農委會副主委陳文德致詞指出,沼平車站是全台首座結合藝術與人文的車站,未來將藉由國際木雕交流、主題展及音樂會等活動,讓沼平車站變身為國際級的藝文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