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陳長文:國防強化備災救災 會獲更多尊敬
2009/09/20

長年投入災難救援和安置工作,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陳長文語重心長表示,民間力量有限,建議國軍強化救災備災,「國軍在救災備災所得到的尊敬,一定會遠遠超過現在」。

88水災發生迄今,從中央到地方,政府是否已經真正反省?陳長文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We don’t know」。他並指出,如果政府無法把人民託付的工作做好,無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人民就不會選你」。

陳長文表示,至今為止,死亡和失蹤者名單、受災人數、永久安置地點等,都還沒有明確的資料,且在復原重建的步驟與決策上反反覆覆,都讓參與復原重建工作的組織無所適從。民間團體對政府一定是知無不言,但也很無奈沒有通盤訊息,他希望包括中央與地方政府必須搞清楚真正問題在哪裡。

88水災發生後,許多人不滿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表現,陳長文也不諱言曾經想過「如果讓我來指揮,Maybe I do better(也許我做得更好)」,這是很多人內心的聲音。然而,真正的關鍵仍在於整個運作機制出了問題,倘若有健全且合作無間的訊息通道與應變機制,不管誰來做都一定會更好。

陳長文表示,現行救災工作主要由內政部消防署負責,消防署以往都以打火為主要工作任務,偶爾在電視上會看到消防人員幫民眾抓蛇、捉山豬等畫面,工作內容似乎非常龐雜。嚴格說來,整個台灣,包括消防署可以說都在921之後,才逐步發展救災備災相關工作。

他認為,平日的演練都在有意識、有警覺、可控制範圍的前提下,照表操課。當災難真正發生時,尤其是規模範圍超過想像,除自身的能力之外,橫向、縱向溝通可以發揮到什麼程度的功能,令人懷疑。而民間專責單位如紅十字會等團體,雖然平日訓練有素,但是所能應付的能量,畢竟非常有限。

陳長文表示,內政部要成立災害防救署,雖屬於二級單位,但事權可統一,「很好,衷心期望這個機構可以做得更好」。對於88水災檢討後組成的新內閣,他也期待整個行政團隊會認真把事情做好,可以禁得起全民的檢視與認同。

陳長文在今年3月就曾以「國防效益最大化」為題投書媒體,認為與其把錢用來購買沒有必要的武器,例如阿帕契直升機,對納稅人來說是個「太超過」的浪費,「用不著的東西,我們不應該買,而應將有限且珍貴的預算,用在有意義的社服、教育、醫療、司法等施政項目上」。

陳長文強調,國防效益最大化就是不要購買沒有用的武器,情願把這些錢用來研發適合自己需要的國防配備,再加上用來強化救災備災的功能。日本自衛隊任務之一就是救災,神戶大地震發生時,軍隊馬上進駐,這些都是訓練有素、設備齊全的救災隊伍。

陳長文認為,未來不一定會有戰爭,但災難發生的型態及可能產生的影響,卻愈來愈嚴峻,因此,國軍如果加強救災備災的功能,一定會派上用場,所得到的尊敬與肯定,也一定會遠遠超過現在。他很高興聽到總統馬英九8月的國際記者會上宣布將救災備災工作納入國軍任務,這不是他個人呼籲獲得回應,而是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可以獲得更大的保障。

有了國軍參與國內救災工作,他建議政府可委託紅十字會在國際人道救援工作上扮演更積極角色,未來不管國內或國外有重大天然災害發生時,台灣都有能力可以在第一時間提供緊急的回應與作為,這樣人民也會覺得納稅錢用得很有意義。

資料來源 :中央社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