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抗癌鬥士蘇蔡彩秋 募款購車助救難
2009/11/15

77歲的蘇蔡彩秋10年內兩度罹癌,靠著樂觀及堅毅的信念抗癌,還創辦台中市抗癌人保健協會,關心罹癌病友,她更發起募款購置車輛做為救難之用,15日捐贈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

蘇蔡彩秋說,她在19年前發現罹患胃癌,切除4/5 的胃;沒想到11年前又發現得卵巢癌,切除雙側卵巢、子宮及盲腸。她覺得自己無法擺脫罹癌陰影,感到憂慮,10年前到日本接受求生治療,體驗到抗癌要保持樂觀及信心,回台後就在台中榮總擔任志工。

蘇蔡彩秋表示,這些年來,她一直以個人抗癌心路歷程,陪伴癌症病友,台中市抗癌人保健協會也在她的努力下成立,2005年她還獲得優良志工服務的「金駝獎」。

在八八水災救災過程中,她看到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因為缺少車輛,無法很快將救濟物資運送到災區,在今年9月1日發動募款做為購車經費,短短10天就募得新台幣52萬元,她自己再捐出10多萬元,購買1輛休旅車,在15日捐贈給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

身為台中市抗癌人保健協會創會人之一的蘇蔡彩秋表示,以她多年抗癌經驗認為,罹癌後應該接受正統治療,飲食多選擇天然食材,持續運動,並保持心情愉快,就是最好的抗癌療法,對自己有信心、抱持希望、堅持的人,容易抗癌成功,比較想不開的人治療效果往往較差。

抗癌過程中,曾有一個小男孩讓蘇蔡彩秋印象深刻,當時她因胃癌治療後,再前往美國一家醫院檢查治療效果時,巧遇1名罹患黑色素皮膚腫瘤的小男孩,醫師告訴小男孩只有10萬分之一的機會可以治癒,小男孩立即信心滿滿的說「我就是那10萬分之一」,小男孩的樂觀心情影響她往後抗癌態度。

目前擔任花蓮鳳林榮民醫院副院長的台中市抗癌人保健協會理事長馮尚淳表示,他曾到美國進修腫瘤心理學,癌症患者除了接受正統療法外,心理建設很重要,樂觀及喜樂態度可以帶動自身免疫能力,悲觀者會壓抑免疫能力,常常保持快樂心情,免疫能力就會變強,阻止癌細胞分化。

資料來源 :中央社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