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阿里山鄉茶山社區3年前遭莫拉克風災重創,如今部落交通和景點都已重建完成,社區最近以當地常見的月桃莖梗,開發為手提包等生活編織品,期待透過新產業帶動觀光。
茶山村在阿里山脈邊緣,隔鄰是嘉義縣大埔鄉和高雄市那瑪夏區,也是阿里山鄉最後形成的村落,海拔從420公尺拔高到1000公尺,是由鄒族、漢族、布農族多元族群融和的社區。早年社區營造時,村民即以鄒族特色的涼亭,各家創意打造共100個涼亭,也成功打出茶山的觀光人潮。
不過莫拉克風災重創許多重要橋梁和道路,鄒族涼亭只剩下60座,觀光大衰退,在重建會等單位和民間團體努力下,交通和景點的重建都陸續完成觀光人潮有待慢慢恢復,茶山社區人士也在漫長的等待期間,再度發掘社區新產業,茶山社區發展協會祕書田佳玲說,部落很多人傳承一手編織(竹子、黃藤)好工夫,更有創作天分。經過專家指導,利用在村落相當普遍的植物月桃,砍下月桃的莖幹陰乾後,依自然紋路取下一條條的莖幹表皮,編織成杯墊、手提包、禮品籃、吊飾等,成為茶山社區自行開發的特色產業。
茶山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民宿也很完備,還有大石壁、水火同源、夕陽亭等景點,社區也推出兩天一夜包吃包住包玩的套餐行程,每人約1700至2200元,洽詢電話0921155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