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會主委陳振川日前當起「烏鴉」,對公共建設預算持續下滑提出警告,不吐不快,令人見識到他執著及坦率的另一面。
在政府籌編10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的關鍵時刻,陳振川在上周四(6日)院會中建言,公共建設預算不能再低,他鏗鏘有力的發聲,猶如對政府的當頭棒喝。
「為了讓後代子孫享受百年的公共建設品質,該講的還是要說」,陳振川不怕得罪人,在工程會力推創新改革,敢言人不敢言、為人所不敢為。
儘管工程會歷經組改,並未稍減陳振川對工程會的熱忱,將冷灶的工程會,炒得強強滾。學者出身的他,滿懷對工程產業革新的理想,對於工程履約糾紛,像傳道士一樣,不厭其煩向工程主辦機關宣傳採取新仲裁、調解機制取代法院訴訟,因為目前累計5年以上訴訟的工程履約糾紛57件,延宕63億元工程執行,走訴訟途徑將大大影響工程執行效率。
他賣力扮起「公道伯」,解決履約延遲付款現象,協助業者向政府催討合法工程款,以免地方工程機關挪用工程款預算,造成廠商家庭生計受影響,因此成立線上通報機制,為小商家申冤。
他主張政府標案應改採最有利標或統包制度,但各機關為怕惹上麻煩,不但視為馬耳東風,甚至不動如山,陳振川不厭其煩利用各種公開場合行銷,在在顯示他貫徹執行力的用心。
全台工程病症 如數家珍
「不能在台北看天下」、「不能坐在辦公室紙上談兵,要走出去深入基層才能挖掘問題」,每個星期的周休二日,陳振川身體力行率領處室主管上山下海,走遍都會或偏遠鄉村,了解各地工程疑難雜症,迄今他對全台各個工程病症可說如數家珍。他開玩笑說,不是「久病成良醫」,不過是勤快、用心罷了。
「高屏斜張橋成為國道三號最明顯的地標,當時雖然多花一、二十億元蓋這座橋,備受各界批評,但當時工程會主委歐晉德認為,這座景觀橋可以流傳世代子孫,他堅持要做」。陳振川以這則小故事自勉,倘若沒有遠見、堅持做品質好的公共工程,留給後代子孫,就沒有今天在網路上津津樂道斜張橋的夜景如何美麗。
做對的事,走對的路,陳振川不因為部會本位的推託,或遇到重大阻力就退卻,反而愈挫愈勇,以超強的行動力,帶領工程會,建立台灣優質的工程文化,讓公共工程成為帶動經濟的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