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漫漫重建路 洪患頻仍復建成本高
2009/12/21

  行政院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今天指出,八八水災重建工作因環境變化,河谷大量淤積,土石鬆動,未來洪患機率提升,重建成本大幅增加。明年汛期前疏通關鍵河道,更是和時間賽跑。

  重建會今天會同多位土木、水利學者專家,勘查台20線南橫公路搶修進度與未來重建計畫。八八水災重創台灣南部至今已4個月餘,災後重建工作漸上軌道,多處施工便道已具大致輪廓。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副執行長陳振川指出,目前道路只是搶通階段,很多路段都是沿著河底便道佈建,也有許多路段只容4 輪傳動車通過。重建需花費龐大時間與金錢,明年颱風與汛期來襲時,可預期南部又是柔腸寸斷,很多地方仍會成為孤島。

  他說,為讓道路恢復基本功能,重建會將按照重建條例與國土保育,區分道路等級。有必要搶建,且可付諸實行的路段就趕緊進行。其他建設以國土保育角度,待整體土質趨穩定,再考慮如何恢復運輸和交通功能。

  陳振川表示,重建過程中最大阻礙是環境變化,目前各河谷淤積高達30至40公尺土石,淤積量達12萬立方里。山上的土石仍鬆動,容易隨著颱風豪雨向下滑落。

  此外,颱風來時因河道淤積,較小規模的雨量即可能造成洪患。他期盼可盡量避免二次災害,而災害再次發生時,需想辦法減少人命和財產損失。

  他指出,重建工程是「跟時間賽跑」,在明年汛期前,須完成關鍵河道疏通。另外,要強化搶通的堤防或河岸設施。而有效掌握環境因素,建造合理永續的公共設施,才是治本之道。

  陳振川說,等11月乾季來臨,疏浚工程才可加速作業。目前進度雖暫時超前達14%,但眼前還有許多困難。重建預算11月20日才公告,很多工作才開始設計與發包,在速度上,也希望可盡量加快。

  陳振川表示,在未來積極建設方面,由於許多河道在水災後從20公尺突增為200公尺,達原來10至15倍寬度,建設橋梁時,須使用長跨橋梁建造,成本也連帶大幅增加。此外,因河道淤積,橋梁下須有足夠通洪段面,橋梁勢必加高,還需和銜接的道路配合。整體而言,將來建設成本將比以往高出30至50倍。

  他指出,財政有限而諸多外力限制下,如何在關鍵處運用經費,順應大自然力量,一步步把重建工作站穩,往前推動,都是重建會須好好思考的地方。
 

資料來源 :中央社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