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風災,八八水患,災後重建已經一年過去了。
傷痛可以撫平,但是記憶猶新,在重災區林邊經營海產加工廠的政益食品董事長蔡佳益,原本正在轉型作觀光工廠,還積極到國外參展要出口行銷,但是一場大水來得又急又快,幾乎淹沒事業雄心壯志
『因為在八八水災之前,原本我們規劃轉型作觀光工廠,也積極參與海外展覽要拓展海外市場,遇到這麼大的水災,整個計畫全都受阻,這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遇到這麼大災難。水災來得太快了,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搶救,所有的設備跟原物料,一夕之間全都沒了,估計損失超過兩千萬,多年來的努力都沒有了,當時真的很心灰意冷。更慘的是我們都作代工,佔營收七成的代工業務,在水災發生後,都被轉單了,面對重建的漫長路,真的是無心再經營。』
在佳冬鄉開工廠生產合成纖維及塑膠纖維的好品企業董事長洪義村,因為工廠地勢低,公司資本額八千萬的設備全都泡水,生產線停擺,受災超過四千萬。
當時工廠正在跟銀行作承貸轉單,而銀行沒有落井下石,不但繼續融資,也取得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挹注一臂之力,關鍵性的化危機為轉機
『看到我工廠三個最主要的廠區,滿地都是污泥,尼龍絲、竹管,滿目瘡痍,讓我看了很心酸,但我沒有流一滴眼淚,當時來公司的員工大家都告訴我說,可能完蛋了,爬不起來,但是我告訴自己,一定要爬起來。當時我剛好跟銀行「換單」,很不巧,換單剛好是水災的時候,但是銀行並沒有抽我銀根,讓我快速去買原料補充,還有經濟部提供的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提供融資,讓我申請在短短時間,就批准了四千萬融資給我。』
莫拉克無情摧毀的那瑪夏鄉,原本就是青梅產地,但是災變後對外道路中斷至今,農產品依賴產業道路運輸緩不濟急,因此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協助那瑪夏鄉作青梅加工的新產品研發,著眼養生的青梅保健食品,一年四季無論風雨都可以運銷,改湖谷梅產專賣店老闆林清水說,那瑪夏鄉的青梅產業因此有了第二春
『是八八水災之後才研發出來的,之前所作的梅精跟梅醋是很好的,但是,一般消費者無法接受它的酸度,所以購買者不是很多。但是這些新產品研發出來之後,一般消費者反應都很不錯,所以我們就下定決心去量產。在水災之後,對外交通的台21線全都毀損,現在出入只能走產業道路,但這產品在水災之後是不受交通影響,它是可以儲存很久,至少兩年,而且不佔位子,颱風下雨都是可以銷售,我們的青梅產業就不受影響。』
莫拉克風災災後一年,走過漫長心酸的重建路,受災企業深深感受一枝草一點露,只要有機會就不會放棄希望。經濟部協助莫拉克受災企業恢復營運正常,截至目前以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承保,協助企業取得融資,共有608件企業受惠,保證金額31億元,協助企業取得融資有34.55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