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總統接見內政部八八水災防救災有功人員
2009/10/27

馬英九總統27日下午在總統府接見內政部八八水災防救災有功人員,對所有警消、民政單位、社會團體、民間企業及志工代表,在此次莫拉克風災期間,克服惡劣天候,奮不顧身投入防救災工作,表示敬佩與嘉勉之意。

總統表示,八八水災造成台灣百年罕見的災情,所幸大家秉持過去所累積的專業訓練、智慧及經驗,投入災民撤離後送及安置救護,所發揮的集體力量及捨我其誰的精神,令人感佩。

總統指出,2005年英國「自然」雜誌報導,北太平洋海面氣溫上升0.5度,使得颱風的破壞力增加75%。20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0.74度,但台灣氣溫上升1.2度,較全球平均高出62%,台灣上空的水氣增多,一旦經過氣流導引就容易形成災害。這一點,從過去20年的氣候紀錄可以看出,1996年賀伯颱風最高雨量為1900公釐,2001年納莉颱風最高雨量為2300公釐,而這次莫拉克颱風則下了高達2965公釐的雨量,13年間增加了1000公釐的雨量。總統說,面對全球的氣候變遷,我們必需體認何事都可能發生,而我們的防救災思維也要隨之調整,只有做好事前的預防才能減少災害所造成的傷亡。

總統表示,八八水災期間,各縣市政府出動消防、義消、特搜人員10萬多人次、4萬多車次、2000多艘次船艇,救出52,000多人;而空勤總隊共出動274架次直升機,運送災民1,600多人及物資5萬多公斤,創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救援紀錄。同時,包括慈濟功德會、紅十字會、世界展望會、佛光會、民間企業等,也都動員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救災,充分展現台灣人急功好義的精神。

總統進一步表示,很多人把八八水災和921震災做比較,921死亡2400多人,八八水災死亡及失踨共700多人,但震災與土石流災難型態不同,八八水災的救災困難程度遠超過921。921當時,國軍投入28萬人次,八八水災投入56萬人次;921出動2,700多架次直升機,八八水災則出動5,500多架次,由統計數字足見這次救災行動的困難及複雜性。

總統強調,八八水災的經驗顯示「防災重於救災」的重要性,大家要以「超前布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的態度來面對天災,在環境敏感的高風險地區,提高警覺、做好準備,一旦無法對抗災害時就及早撤離。未來,也將建立「災防團隊」的觀念,結合包括內政部、經濟部、交通部、農委會等各部會相關單位人員,平時於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負責規劃、設計、演習、教育宣導等工作,災害發生時就進駐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配合指揮連繫各地救災工作。而要貫徹「地方負責、中央支援」政策,國軍也應配合作戰區規畫,將所有人員建立編組,在災難未發生前,事前做好演習或通報的工作,讓民眾知道國軍、警消就在附近準備援救,讓民眾安心。

總統最後強調,災害防救就是作戰,大家務必要以「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的態度,將每個颱風當成莫拉克,來面對未來可能的天災,將災損降到最低。

內政部八八水災防救有功人員包括高雄縣警察局旗山分局分局長李金龍等50餘人,下午在內政部部長江宜樺陪同下,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廖了以也在座。

資料來源 :總統府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