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此次「八八水災救災有功官兵表揚活動」,共有六十位官兵獲得總統馬英九先生親自頒發勳、獎章,不僅是對國軍官兵最大的鼓勵,也展現國軍愛民為懷的精神,因為獲獎的官兵不論是作戰地區救災指揮官,或是深入災區進行馳援的弟兄姊妹們,都是化小愛為大愛,在他們犧牲、奉獻下,使得這場台灣有史以來的最大天災,可以減至最小的傷害,上台受獎的官兵認為,這一榮耀應該屬於全體國軍,每位救災官兵都值得讚揚,值得肯定。
擔任這次「八八水災」第四作戰區災害防救指揮官的嚴德發中將,全程統籌南部五縣市災防工作兵、物力規劃,並身先士卒深入高雄、屏東重災區展開救援工作,不僅帶領官兵們完成各項艱鉅的救難與復原任務,同時也贏得災區同胞們一致的敬佩與掌聲;他表示,軍人就是誓死達成任務,在國軍與地方政府各級首長全力支援下,將全數人力與物力全天候投入馳援與復原,以最短時間及最大能力進行救災,期望民眾生命財產傷害可以降到最低;嚴指揮官感謝每位在這次救災行動中,曾全心付出的官兵弟兄姊妹們,這項榮譽都是他們辛苦的果實,為他們無私的表現感到光榮。
面對家人在這次水災中幾乎全部罹難,卻仍堅持投入救災的陸戰特勤隊潘國清上士,心中雖有遺憾,但他也堅定的指出,身為軍人就要先履行上級交付的任務,雖然家人受難了,但他很清楚還有更多的民眾正等待救援,若可以多爭取一點時間能多救出一個人,就可少一個悲劇的家庭發生。
潘國清上士是小林村民,親人在水災中幾乎全部罹難,但他還是以救援任務為先,前往那瑪夏鄉執行救災,等到任務告一段落後,再處理家事,這種大無私的精神令國人感動,足為國軍楷模。
國軍官兵在八八水災中救災的形象深植人心,「佳暮英雄」航特部特勤隊徐仁輝與徐仁明兩兄弟,義無反顧挺進家鄉新佳暮村部落救出七十二位村民,兩人功成不居;弟弟徐仁明上士對能獲得三軍統帥親自表揚雖感到十分榮耀,但相對於還有很多國軍弟兄姊妹同樣默默全力付出救災行動,他覺得他們才是彰顯國軍光輝的幕後英雄。
此外,年僅廿一歲的陸軍二六九旅中士無線話務士曹沛淇,對這場重大災害心有所感,她自願投入救災行列,被派往高雄縣六龜鄉新開部落協助找尋罹難者大體,面對這種連男生都聞之色變的任務,曹沛淇強調,男生可以做到的事情,女生一樣也辦得到,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內心沒想太多,只想到要協助鄉民找親人;當記者問及當時家人的感受時,曹沛淇堅定地表示,父母知道她的任務後,很清楚要她做好軍人應有的本分,一定要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也因為獲得親人的支持,讓她無後顧之憂,全心全意完成任務。
陸軍關渡指揮部一兵戚偉軒也在新開部落挖掘大體,對他而言,從這次的救難中學到人與人間互助合作的可貴,看到國軍與民間許多團體默默奉獻一己之力,令他相當感動,能獲頒獎章,他願與全體國軍官兵一同分享。
「愛,就是無私的奉獻」,在歷來的天災或重大災害中證明,只要民眾有急難,國軍官兵絕對不缺席,不負國人的深切期待,用心、盡全力完成救援任務;在救災與重建家園期間,全國軍民無私的愛心、堅忍的毅力,以及豐沛的行動力,在在展現出軍民團結一致,心手相連的可貴情操。面對未來的重建和挑戰,只要國人不分彼此,堅定意志奮力打拚,相信必能昂首度過難關,迎向美好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