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八八3周年 災民:我們站起來了
2012/07/29

家扶辦重建成果展

屋毀了、家沒了、家人走了!三年前莫拉克颱風席捲南台灣,讓許多民眾一夕間失去家園、親人和經濟依靠。三年來,家扶基金會在災區持續投入災後重建工作,今天邀請災民在台北舉辦重建成果展,向全國民眾表達謝意並宣示「我們站起來了!」

三年前 家扶三面向著手重建

三年前莫拉克颱風後,家扶基金會在短時間內,湧入上萬筆來自民間與企業的救災捐款,透過這些愛心搭起的無形橋樑,家扶基金會在災區成立八個彩虹工作站,展開長達三年的「八八水災災區重建計劃」,從安家、安學、安心三大面向著手重建工作。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王明仁上午表示,風災造成的損害並非一夕間可復原,家扶基金會採取長期陪伴的策略。第一階段是「安家計畫」,派員在災區設置臨時據點,訪視受災居民並提供所需物資、急難救助、財物損失補助、租屋津貼、寄宿津貼等經濟扶助,確保居民在短時間內生活無虞。

隨後,結合各地文化特色成立17個手工藝坊,如木雕、皮雕、十字繡等,透過第二專長的培養,輔導災居自立,並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

第二階段「安學計畫」,家扶基金會補助學童學費,引進企業資源長期認養11所學校與1個部落學童的早午餐、補助20個國中小教學物資,並與24所學校合作成立才藝隊,提供學童完整的受教機會。

第三階段「安心計畫」,家扶基金會成立8個彩虹屋,提供心理輔導與活動空間,指導孩子學習才藝,透過音樂、舞蹈、體育活動,幫助學童抒發壓抑的情緒,並從中找到自信。針對家長則辦理「創傷復原活動」與「成長團體輔導」,透過對談、繪畫等方式,引導居民鼓起勇氣面對傷痛,闖過生命難關。

上百災民 秀歌舞展現生命力

今天上午來自南部重建區上百位小朋友與家長,在台北花博公園以歌舞表演、手工創作和他們的故事,展現重建後的生命力與無限感謝。

王明仁表示,雖然在莫拉克三周年後,彩虹工作站將正式熄燈,但家扶基金會將繼續以不同形式,陪伴他們克服難關,同時也期盼社會大眾持續關懷,為重建區居民加油打氣。

挺過傷痛 打開心扉踏入人群


「如果沒有家扶基金會及全國民眾的幫助,我們不可能有第二人生」,來自災區的喜問媽媽、小嵐媽媽及小朋友小楨述說他們面對傷痛、闖過生命難關的過程。

來自屏東的小嵐媽媽獨立撫養兩個身心障礙的孩子,莫拉克風災時讓她吃不下、睡不著,最後罹患憂鬱症與躁鬱症,甚至有過自殺念頭,三年來,在社工人員的鼓勵下,小嵐媽媽參加許多次心理諮商課程與活動,逐漸打開心防踏入人群。一旁的社工師表示,日前害怕人群的小嵐媽媽說出「老師,我去參加職訓局舉辦的就職說明了」,讓她非常高興。

喜問媽媽說,她苦心經營多年的工作室在風災中全毀,現在工作室不但重新開張,更成為部落重建的重要推手。她以自己精熟的手工藝,教導部落婦女學會製作傳統手工藝品,身為勇士的弟弟則帶領木雕班,進行部落環境再造工程。

「因為很多叔叔阿姨的幫忙,我們有自己的新鼓,不用跟別人借了,雖然練到手長繭很辛苦,但我覺得很快樂。」來自桐林國小森巴鼓隊的小楨開心的說著。莫拉克風災之前,桐林國小因為資源不足,森巴鼓隊的小朋友平時只能拿著鼓棒,把桌子或地板當作鼓面,一次又一次練習、熟記每個打擊節奏,再商借其他學校的鼓具參加比賽,雖然辛苦卻樂在其中。

88風災後,有了企業贊助,桐林國小才擁有全新的火紅色鼓具,小朋友不但細心擦拭保護新鼓,練習時也更賣力與自信,小楨說,桐林國小森巴鼓隊可是一支表演常勝軍呢!

 

資料來源 :聯合晚報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