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吳揆:橋樑照護採流域管理概念進步的作法 提早預警
2009/10/10

行政院長吳敦義10日視察南投縣信義鄉台16線地利橋興建工程,在聽取交通部公路總局二工處長陳進發簡報後表示,以往橋樑照護是依照各橋樑設置的水位警示,現在捨棄監測橋樑水位的落後指標,改為採用流域管理概念,依照流域雨量測候站的資料,可以提早兩小時預警,避免斷橋導致人員傷亡,是進步的作法。

吳院長強調,台灣的雨季與乾季分別明顯。因此建設橋樑的準備工作,包括預算籌措、施工規劃等,都必須在雨季期間完成,待乾季來臨時便能立即施工,避免在雨季中施工事倍功半,也不符合民眾期望。

二工處長陳進發簡報時指出,該處負責改建工程的橋樑,預定在99年底前都可陸續完工,在完工前仍將遭遇汛期,因此在完工前的汛期期間如何照護橋樑非常重要。所謂流域管理概念就是每條河川流域都有雨量測候站,山區降雨匯流到下游約須兩小時,只要利用雨量測候站的即時輿情系統掌握各河川上游山區的雨量,就可提早兩小時預警下游地區,將相關資訊提供用路人與養護單位參考。

資料來源 :行政院新聞局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