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學者憂88災區仍有土石流危機
2011/03/30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今天公布2009年8月莫拉克風災的災後調查結果,學者普遍擔心仍有土地滑動現象,以及再遇連日豪雨會發生土石流,調查結果並已呈報行政院及相關部會。

天災難料,不僅日本地震、海嘯引來核災令全球震驚,台灣莫拉克風災發生後,國科會也執行災後調查,今天發布結果。

會中中央大學通訊系統研究中心主任陳錕山指出,風災過後一年,高雄市甲仙區小林村獻肚山雖然有72%的土地長出植物,但山頂處仍然持續有0.5至1公頃的滑動現象。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詹瑜璋也發現,集水區的土石坡度更陡了。

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陳宏宇指出,他計算水利署網站的資料得知,高屏溪下游清掉的風災沙石有2億公噸(占40%),但是上游還有60%的風災土石沒清走,若再遇到劇烈降雨,中、下游地區還是可能會遇到土石流而被沖掉。

他並說,去年高雄甲仙地震,才下不到150公釐的雨,工程防護就被沖掉了。

會中兼任國科會災害防救重建方案執秘的台大地質系教授陳于高說,相關調查報告已呈報行政院,也透過國研院災防中心,將報告轉予中央氣象局、水保局、地調所、水利署及林務局等單位,以利因應。

此外,中央研究院博士林正洪利用寬頻地震網紀錄到風災期間的52個山崩事件的精確時間及地點,為全球首次成功利用長周期(20至50秒)地動訊號分析山崩發生過程的研究,已於99年4月17日刊登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

 

資料來源 :中央社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