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泰武國小校園昨天有同樣來自災區的高雄市杉林區民族大愛國小學生們,以及南投縣仁愛國小學童,到泰武國小展開一場族群多元文化交流,雙方以「音樂會友」,認識來自各地的原住民,相當熱鬧。
高雄市杉林區民族大愛國小學生們,學生來自布農族、鄒族、阿美族、排灣與魯凱,也有閩南人,相當多元,昨天上午展開兩天一夜的多元文化族群戶外教學,全校約170名師生,首站來泰武國小。
屏東縣泰武國小在八八風災後搬遷4次,終於落腳在吾拉魯茲永久屋,學生大多是排灣族;中午,來自南投縣仁愛國小學生們的畢業旅行,特別到泰武國小,仁愛國小的學生大多是賽德克族。
原住民族12族,昨天泰武國小就有三個不同原住民族齊聚,展開族群文化交流。泰武國小學生們呈現太鼓才藝、古謠傳唱隊學生們頗有大將之風的演唱古謠,其中五年級的徐念宗,小露一手B-box(節奏口技),搭配原住民古調,讓人驚艷。
民族大愛國小「巴楠花」合唱團,在風災後才成立,他們與泰武國小同樣經歷八八風災,他們在旗山國小寄讀兩年半。該校教導主任江志鵬說,巴楠花象徵著在艱困環境中成長,就像學校精神象徵。該校學生明天將到三地門鄉拜訪三地國小。
除「音樂會友」,泰武國小三年級學生們也化身小小導覽解說員,向外校的學生們介紹學校建築特色、與歷經風災後搬遷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