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莫拉克颱風沖毀大甲溪土牛堤防,潰堤8個多月,水利署三河局斥資3500萬復建,趕在今年汛期來臨前完成修復,河川局局長張廣智表示,引進日本先進「有水地」概念施作的這項工程,值得國內其它相關工程借鏡!
莫拉克颱風挾帶豐沛雨量,讓台灣中、南部嚴重受創,造成台中縣石岡鄉大甲溪堤防潰堤,沖毀325公尺,經過8個多月的施工期,堤防終於趕在今年汛期前提前完工完成修復,河川局景觀設計,搭配原來就有的土牛公園,降低堤防高度加設親水設施,工程完工後,不僅可以保護臨近的農地、住家與道路安全,堤後運動公園更是變成鄉民休憩活動的精神維繫中心,大幅提高在地民眾親水愛河川的心緒。
張廣智局長說,設計圖把堤防堤頂稍微降低了2公尺,這麼做完全是依照水利署訂頒的大甲溪治理計畫檢討報告當中計畫的洪水量去認定的,現在堤防堤頂的高度,已經達到了100年餘洪峰流量的標準。除了堤防高度達到百年防洪標準,在土牛運動公園靠近住宅區旁,還有一道防洪土堤,有雙堤防的保護,在地居民住的安全絕對沒有問題。
他表示,新的大甲溪土牛堤防復建工程仿效東洋日本「有水地」概念設計施工,這是國內第一次接受此一新的概念,嶄新的堤防兼具河防安全、綠化、景觀和休閒多方面功能,堪稱中央、地方彼此協力,出錢出力,效率、互助的具體呈現。
新堤防雖好,不過,劉宏基鄉長和鄉代會副主席連榮華向張廣智反映:有民眾認為堤防太矮了,原來的堤防約有4公尺高,新堤防太矮讓他們很不放心,颱風、豪雨來了要怎麼辦?對此,張局長表示,將新的堤防高度降低一半,是為了讓民眾能親近大甲溪,新堤防絕對符合百年防洪的標準。
劉宏基鄉長說,三河局效率高、速度快,是他服務公職30多年所僅見,中央機關那麼有效率地在短短8個多月就完成堤防復建相當罕見,他要代表石岡全體鄉親感謝河川局,如果每一級政府機關都能如此苦民所苦,不問代價地去職行任務,台灣的世界競爭力依定會快速竄升到前3名,張廣智局長的效率、土牛新堤防的效益讓他大開眼界。
劉鄉長認為,以「有水地」概念施作的新堤防讓大甲溪和土牛運動公園結合在一起,看起來不但先進,也有整體的感覺,休閒的面積也擴大不少,像他那麼挑剔、求好心切的人都不得不豎起大拇指佩服,是比較先進的做法。
鄉民代表黃三榮也說:有達到我們當初要求的標準,不過,確實是矮了一點,實在有低了一些,但是,沒有事情是十全十美的,水利署計設專家有他們的看法。
只是,大自然的力量難以估計,因此,在大水期間,張廣智提醒鄉親們:雖然有新堤防的保護,但還是少接近河川比較妥當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