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復育鯝魚聞名的嘉義縣山美村達娜伊谷生態園區,今年二月開園後,遊客數寥寥可數,但隨著廿三日達娜伊谷吊橋與福美天梯吊橋完工啟用,再配合下月即將通車的新山美大橋,完善的交通網絡建置完成,南三村的觀光產業可望從八八風災陰霾中奮起。
莫拉克風災後,南三村路斷橋毀,深陷孤島危機,爾後政府投入大筆預算整建,達娜伊谷生態園區也搶在今年二二八連假前開園。孰料卻因聯外與串連山美、茶山村的新山美大橋未通車,旅客缺乏信心,加上由大陸善款捐建的達娜伊谷吊橋、福美吊橋也尚未啟用,導致遊客數一落千丈。
歷經近八百天的重建等待,造價四千餘萬、採「單塔懸索式」設計,兩道主索從高卅公尺主橋塔頂,以優美的懸弧,斜斜地搭接到對岸的橋台,舖陳出二二八公尺長橋板的新達娜伊谷吊橋,與採「直路式」設計、橫跨曾文溪兩岸達一六五公尺福美吊橋,昨天同步用。
慶祝啟用典禮上,鄒族原住民個個身穿傳統服飾、載歌載舞,以辦喜事的心情迎接遊客,也樂觀迎接未來觀光產業的復甦;縣長張花冠與行政院重建委員會處長蒲忠義、紅十字會總會副會長王清峰等人,共同出席剪綵,期盼達娜伊谷能走出風災陰霾,恢復往昔「忘憂谷」的風貌與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