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達娜伊谷雙吊橋 美麗完工 八百天的重建等待 優美懸弧 舖陳228公尺長橋板 與福美天梯吊橋同步啟用
2011/10/24

以復育鯝魚聞名的嘉義縣山美村達娜伊谷生態園區,今年二月開園後,遊客數寥寥可數,但隨著廿三日達娜伊谷吊橋與福美天梯吊橋完工啟用,再配合下月即將通車的新山美大橋,完善的交通網絡建置完成,南三村的觀光產業可望從八八風災陰霾中奮起。

莫拉克風災後,南三村路斷橋毀,深陷孤島危機,爾後政府投入大筆預算整建,達娜伊谷生態園區也搶在今年二二八連假前開園。孰料卻因聯外與串連山美、茶山村的新山美大橋未通車,旅客缺乏信心,加上由大陸善款捐建的達娜伊谷吊橋、福美吊橋也尚未啟用,導致遊客數一落千丈。

歷經近八百天的重建等待,造價四千餘萬、採「單塔懸索式」設計,兩道主索從高卅公尺主橋塔頂,以優美的懸弧,斜斜地搭接到對岸的橋台,舖陳出二二八公尺長橋板的新達娜伊谷吊橋,與採「直路式」設計、橫跨曾文溪兩岸達一六五公尺福美吊橋,昨天同步用。

慶祝啟用典禮上,鄒族原住民個個身穿傳統服飾、載歌載舞,以辦喜事的心情迎接遊客,也樂觀迎接未來觀光產業的復甦;縣長張花冠與行政院重建委員會處長蒲忠義、紅十字會總會副會長王清峰等人,共同出席剪綵,期盼達娜伊谷能走出風災陰霾,恢復往昔「忘憂谷」的風貌與繁榮。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