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空中救護隊 承載希望飛行
2011/01/08

在山間、在水邊,尋常交通工具難及之處,只要有需求,就是空軍救護隊出動時刻;他們執行山難、海難救助或運送傷患任務,功能如同陸上救護車,只是路程更險。

空軍救護隊成立於民國39年,本為嘉義直升機分隊,民國43年擴編為救護中隊,72年更名為空軍救護隊,隸屬空軍455聯隊。空軍救護隊隊徽以海鷗為意象,取其在海上指引受難者絕處逢生的意義,因此被暱稱為「海鷗部隊」。

由於成立得早,台灣的救護直升機曾遠赴菲律賓支援救災,也曾參與越戰。

一般來說,國際間戰爭不會攻擊沒有火力及防護能力的救護直升機,如同在陸地上不轟炸醫院;但真在戰時,規則常如同虛設,海鷗部隊直升機就曾在越戰中被敵機打下來,烈士們的照片,如今都掛在空軍嘉義基地隊史館。

海鷗部隊執行失事飛機及船艦搜救、傷患運送、災民搶救、沿海巡邏、高山及離島運補、人員運輸等,主要使用S-70C直升機;空軍目前有17架救護直升機,分布在台北、台東及嘉義。

每當發生事故,國家搜救中心獲報後,移轉給救護隊。為爭取時效,1架救護直升機上應有的5人,包括正、副駕駛、救護士、醫官及機工長,必須隨時處於準備好的狀態,飛機在獲令後15分鐘內就要起飛。

同樣執行空中救援任務的,還有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通常負責近海5到10海里內及山區3000英尺以下的任務,空軍救護隊則可執行10海里以外、3000公尺以上的區域。

與陸上救護車相較,救護直升機常是深入深山救援迷途或受傷的登山客,或是在無邊的海面上飛行,吊掛落水的船員,環境挑戰更大,器材也更受限。

由於氣候遽變,近年來包括莫拉克、梅姬颱風都造成重大災害。空軍救護隊飛行分隊分隊長顏宗耀在去年10月,梅姬颱風重創宜蘭蘇澳、造成蘇花公路崩落期間,是第1批駕著直升機沿海岸線飛抵現場的救護人員。

在平時,太平洋的浪潮在岸邊碎成白色蕾絲邊,中央山脈陡然拔起,景象何等壯麗;但那幾天,台灣最美麗的海岸線卻盡是道路崩塌及沖刷土石,罹難旅人的遺體不知去向。

在土石堆中尋找遺體或遊覽車殘骸談何容易,但顏宗耀說,只要「多飛1次,就帶給家屬一些希望」。這是救護隊員的工作,他們無悔執行,但求盡心盡力。
 

資料來源 :中央社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