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三地門鄉近年以咖啡聞名,但莫拉克災後,當地咖啡的損豆率達6成,而且種植面積也縮減,不過當地農民並沒有被颱風打倒,今年的咖啡9月就要收成了,農民還推出咖啡雞等料理,希望重振三地門咖啡的名聲。
三地門鄉德文部落的咖啡早在日治時代就十分有名,當地甚至還有超過60年的老咖啡樹,近年在台灣咖啡的帶動下,屏東山區的咖啡也恢復活力,尤其是德文咖啡,幾乎成了屏東咖啡的代表。
農民馮德仁說,咖啡農民對德文本地產的咖啡相當珍惜,近年有些盤商想要採購這一帶的咖啡豆,改以其他品牌出售,但只要不是強調三地門生產的,有些農民甚至拒絕出售,當地農民一直希望擁有自己在地的品牌,行銷當地特產咖啡。
為了行銷咖啡,當地農民絞盡腦汁,種植咖啡多年的包金茂研究咖啡料理,讓咖啡也可以適時入菜,例如加入咖啡豆熬煮的「咖啡雞」,就帶有一股淡淡的咖啡香,讓人忍不住要嚐一口。他還準備研發更多料理,讓德文生產的咖啡處處飄香。
目前在三地門鄉德文一帶種植的咖啡大約有28公頃,比起莫拉克颱風前,減少了將近10公頃,不過包金茂說,所有的農民都沒有放棄,他們還是希望維持「原味」,重新找回部落的力量。
三地門鄉長許阿桃上任後,對地方盛產的咖啡產業相當重視,鄉公所已準備在採收季節推出咖啡節等系列活動,希望民眾重新記起三地門咖啡的好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