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阿里山傳奇 達娜伊谷再出發
2011/01/29

曾獲總統「玉山獎」的阿里山鄉達娜伊谷,因八八風災而全毀,迄今園區被迫封閉近1年半,在行政院重建會的輔導下,預計2月26日重新開放,再現鄒族原住民保育自然生態成果。

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西南麓的達娜伊谷,是曾文溪上游1條支流溪谷,溪谷中盛產俗稱「苦花」的?魚;而達娜伊谷的鄒語原意,就是「?魚很多的地方」。

由於苦花魚肉質鮮美,20多年前的市價,每台斤高達新台幣1000多元,因此經常遭宵小毒魚、電魚而瀕臨滅絕。

前阿里山鄉山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溫英峰表示,20幾年前經常有外地人侵入毒魚、電魚,除了嚴重破壞生態之外,更危及居民飲水安全,令當地人深惡痛絕。

溫英峰說,入侵者早年大多使用一種毒藤,將搗碎的毒藤汁液倒入溪谷中,魚蝦就會中毒而浮出水面;但後來竟以毒性極強的氰化鉀灑入溪中,造成大小魚隻暴斃,此種行徑簡直比「竭澤而漁」還可怕。

20年前,在鄒族牧師高正勝的發起下,社區成立河川保育委員會,將各氏族的傳統漁場獻出來,並組成河川巡邏隊,由各家族推派壯丁,不分晝夜24小時巡守,以嚇阻毒魚、電魚情事發生。

在村民努力下,達娜伊谷溪中的魚蝦迅速復甦,只要有人在溪畔撒餌,或向溪中投擲小石子,魚群就會簇擁而至,令人嘆為觀止。每逢假日,達娜伊谷都會湧進大批遊客,村民及山美國小學童以鄒族傳統歌舞迎賓,讓遊客們了解鄒族傳統文化。

山美村民因達娜伊谷的溪流保衛戰,使魚群復甦、飲水安全更有保障,也因此找回自己的傳統文化,更進一步促使人口回流,讓年輕的村民不必再出外謀生,淪為迷失的都市邊緣人。

達娜伊谷生態復育的傳奇,在生態保育界被廣泛傳頌,不僅曾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然生態保育楷模,更獲得總統「玉山獎」的最高榮譽。

可惜,好景不常,八八風災造成溪谷幾近全毀,生態園區被迫封閉,使得仰賴達娜伊谷觀光收入的村民生計大受影響。

歷經近1年半的重建後,行政院重建會預定2月26日重新開園,第1階段以恢復基本營運為目標,將來配合阿里山公路復建、阿里山森林鐵路通車、阿里山空中纜車興建等,加強觀光資源整合。

行政院重建會副執行長陳振川表示,達娜伊谷生態園區恢復開園,將是大阿里山重建的重要里程碑,未來10年後回頭檢視阿里山的重建,達娜伊谷復建工作將是一個重要的點,見證政府與各界的努力成果。1000129
 

資料來源 :中央社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