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參與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及紅十字會總會專業救難班隊,培訓災害防救種子教官;迄今總計完訓專業救災教官六百五十六員,厚植部隊救災技能,有助提昇整體救災成效。國防部昨日召開例行記者會,由國防部作戰暨計畫次長室軍事訓練處處長莫又銘少將,說明國軍強化災防專職訓練種子教官培訓執行成效。莫又銘表示,由於全球氣候劇變,近年來臺灣平均每年發布七點一次颱風警報。歷經民國九十八年莫拉克風災後,國軍將「災害防救」納入中心任務之一,並積極投入災害防救整備與訓練工作,亦於民國九十九年二月起遴選優秀軍、士官,參與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及紅十字會總會專業救難班隊,以培訓國軍災害防救種子教官。
莫又銘指出,國軍災害防救種子教官受訓期間,課程重點以地震、急流救生、火災、土石崩塌及緊急救護等救災實務為主。其中,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安排水情預警、土石流災害判斷及地震土石流掩埋救援等課程;紅十字會總會則以基本繩結、繩索橫渡、搜索器材操作等課程為主,使學員熟悉各種自救互救專業技能,並於返回單位後實施教學與擴訓任務,強化國軍整體災害防救能量。
莫又銘進一步表示,國軍目前除完成六百五十六位專業教官培訓外,國軍各類型部隊,依任務特性於駐地、專精管道及基地訓練階段,均排定災害防救課程;此外,國軍專業救災部隊,更於每年七至九月,除仍在原作戰區內實施基地訓練之單位外,餘均規劃此期間前、後進訓基地,以利專注執行災害防救任務及相關災情蒐報、災民撤離等訓練。
國防部軍事發言人羅紹和少將強調,國防部將持續與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及紅十字會總會等單位,共同培育國軍災害防救種子教官,全力投入災害防救訓練與整備工作,為守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