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夏季汛期到 公路防災機制啟動
2010/07/19

隨著夏季進入汛期高峰,交通部公路總局今(19)日公佈新規劃的預警機制,一旦河川上游區的雨量達到警戒值,立即「超前部署」,派遣人員進駐流域下游的各座橋樑,爭取1到3小時的搶救時間,避免去年莫拉克風災橋樑斷裂,而釀成霧台、六龜等災區成為「孤島」的情況再度上演。

今年公路總局也首度推出「公路防救災地理資訊系統(GIS)」,以Google Earth為操作平台,結合氣象局、水利署、水保局等提供的監測資料,藉此作為警消單位所需的救災依據。

交通部長毛治國表示,過去在颱風期間,公路總局針對危險橋樑採取「守株待兔」的方式,派員駐地監控河川水位,「然而去年的莫拉克風災,突顯這項做法有預判錯誤的風險。」

莫拉克颱風在河川上游地區帶來大量的雨水,然而河水卻被雨水沖刷的土石阻擋形成「?塞湖」,導致下游水位未明顯變化,而造成觀測人員誤判情勢。

「土石一旦被沖垮,滾滾的河水一夕之間沖垮橋樑,民眾根本來不及逃難,造成霧台、六龜等地區成為災區孤島。」毛治國說,為避免類似情事再度重演,公路總局將根據氣象局提供的預報資料,持續偵測河川上游降雨量,一旦超過警戒值,立即將整條流域列入警戒範圍。

公路總局局長吳盟分補充強調,公路總局規劃在風災期間會成立應變小組,針對警戒河川派遣人員到場監測,爭取1到3小時的搶救時間,協調民政單位將山區村落的老人、小孩、婦女等需要照顧的民眾,儘速撤離到安全區域。
 

資料來源 :台灣醒報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