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走出風災重創 海鱺專家再出發
2013/10/11

屏東縣枋寮鄉漁民陳清烈在八八水災時,海鱺養殖遭重創,重新出發後,再現榮景,最近取得屏東優質水產雙認證標章。

陳清烈是屏東縣第1個海鱺養殖從海上移到陸上養殖的漁民,八八水災時,損失上千萬,但他並沒氣餒,重新再出發,如今再現海鱺榮景。

55歲的陳清烈原從事紡織工作,後來轉行養草蝦、龍蝦和斑節蝦,但因蝦子病變難養而結束,後來經營魚苗中間育成工作,全心投入海鱺養殖是種巧合。

陳清烈表示,當時澎湖漁民交付他養1批海鱺苗,但大到一定程度都還沒來載走,他乾脆把這1批魚苗全留下來自己養。

他說,以前海鱺都在海上以箱網養殖,他嘗試在陸上養殖,發現陸上飼養在飼料和海鱺的量上,較海上好控制。

陳清烈指出,以往海鱺都要養到8-10公斤才撈出來賣,他改變方式,只養到1.1-1.2公斤就開始賣,把通路設定在餐廳及外燴業者,大節日一天可出貨3000公斤。

他說,超過1公斤多的就養大一點到4-5公斤,分切成魚排、魚肉、魚頭、魚骨和魚肚,用小包裝方式,供應牛排店、火鍋店及量販超市,都有不錯的銷售通路。

陳清烈曾獲民國100年全國模範漁民,目前2公頃多的魚塭全養海鱺,他說,海鱺口味不輸「紅魽」,可以成為熱門搶手的魚種。

資料來源 :自由時報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