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荷蘭退休外交官 導遊台灣美
2012/09/15

曾出版「真情台灣」的前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代表胡浩德透露,最近將與荷蘭旅遊機構合作,帶領更多西方人來探尋台灣之美。

胡浩德(Menno Goedhart)在民國91年被派駐台灣任職,當時他與妻子搬到台灣時,和一般外國人一樣「覺得很陌生」。不過,駐台8年,他為尋找荷蘭先民在台足跡,走遍台灣各地,比台灣人還了解台灣。

「樹林裡分叉兩條路,而我選擇了較少人跡的一條,使得一切多麼地不同」,這首普立茲獎得主羅伯特‧佛羅斯特(Robert Lee Frost)的詩句,反映了胡浩德退休生活的選擇。

胡浩德退休後沒和一般外交官一樣回國,反而選擇定居台南市新化區,並在成功大學籌設荷蘭遺跡台灣研究中心,繼續研究台荷歷史。他說,除熱愛台灣,還肩負著發現「台灣與荷蘭歷史的任務與使命」。

台灣人熟知荷蘭人在台灣建造的第1座城堡「熱蘭遮城(安平古堡)」,及建立赤崁樓。不過,胡浩德表示,荷蘭在台灣還留下很多足跡沒被發現,他就在澎湖蛇頭山發現荷蘭來台建立的第1座碉堡。

至於曾是民族英雄鄭成功與荷蘭人打仗的古戰場,位於台南的「四草大眾廟」,胡浩德說,有歷史學者在這發現荷蘭先民遺骨,可看見「荷蘭人在戰爭時,失去生命的遺跡」,希望未來有資金重建遺跡。

「我的心與原住民很貼近」,胡浩德除尋找荷蘭遺跡外,還發現鄒族、魯凱族等有荷蘭人血統,並深入山地部落,與原住民成為好友,現在具有魯凱族部落長老的身分,莫拉克颱風重創部落家園後,他內心相當不捨。

胡浩德表示,台灣原住民創作力旺盛,在歌唱、繪畫、雕刻等藝術上表現卓越。他最近正努力蒐集西拉雅族的好聲音,打算製作成CD,年底發行,並參加明年的原住民音樂獎,讓全
世界聽見西拉雅之美。

曾出版「真情台灣」的胡浩德要大家拋開城市觀點,探訪台灣最自然的風光,熱愛台灣的程度被稱為「最台味的大使」、「台灣的馬可波羅」。

這陣子胡浩德在台灣與荷蘭兩地跑,他說,衣服、摩托車還留在台灣。他正與荷蘭旅遊機構合作,希望帶領更多西方人來台灣原住民部落冒險,探尋台灣之美,「盡最大的努力推廣台灣」。

資料來源 :中央社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