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莫拉克颱風帶來的強風暴雨,高雄甲仙旗山溪中游獻肚山山崩,短短110秒、導致小林村滅村,而順向坡脆弱地質,以及斷層等問題,也引發關注.之後,中研院和氣象局等單位合作,利用最新的空載光達和衛星影像分析,發現災後一年,雖然獻肚山植被復育超過七成,但山頂處仍持續滑動1公頃左右,旗山溪和荖濃溪河床坡度變得更陡峭,一旦豪雨再來,恐再度釀成災害。
中研院透過寬頻地震網也意外發現,山崩發生產生長周期的地動訊號,可以爭取時效預防災害。
這也是全球首次透過地震的觀測,來分析山崩發生的過程,學者表示,目前全台有50多個地方,設有地震監測站,如果未來能在阿里山、屏東大武山等山區,再增加20到30個寬頻地震監測站,可望讓山崩的預警,更有效率。記者陳姝君莊志成台北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