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署三河局完成大坑溪部子溪至大里溪溪洲橋段河道整理工程,局長張廣智表示,較以往相關工程不同的是,為增加排水功能,特別在各排水閘門前都留置喇叭型出水口,及大坑溪沖刷區以多孔隙特性設計攔砂壩,補強穩固河床並將多餘土方回填補注沖刷區,此一嶄新工法已廣為國內外重視。
全球氣候變遷造成水文環境改變,豐枯更懸殊,降雨將更集中且強度加大,海平面上升,治水遭遇更大的挑戰。張廣智局長指出,前年的卡玫基颱風和去年莫拉克颱風,雨量超過百年頻率,為百年罕見,尤其是卡玫基颱風帶來超越百年頻率的降水量,台中縣市交界的大里、烏日等大里溪沿線數處低窪鄉鎮市區漫淹,造成鄰近居民財產嚴重損失。
有鑒於此,水利署三河局在今年汛期來臨前,先一步辦理河道整理工程,在五月中旬完成防汛整備,希望能夠將此河段水患災損降至最低。
張廣智說,台中縣市易淹水地區都位於區排與大里溪匯流口處,暴雨來臨時,區排洪水因未能及時排入大里溪,而造成內水排不入外水現象,故而造成水患災害。經過地方多位民代陳情,為使大里溪沿岸區排排水能快速且順利排入大里溪,河川局除了召開協調會之外,並且偕同水利專家研商會勘,循級呈報水利署同意後辦理「部子溪、大坑溪至大里溪溪洲橋段河道整理」。
河川局秘書黃志源表示,位於台中市太原北路太原六號橋下游右岸 200公尺處的「大坑溪河道整理工程」施作,主要著眼是去年莫拉克颱風挾帶強烈洪流致使河道淤積嚴重,為保護堤防安全並避免造成二次災害。故由部子溪、大坑溪至大里溪溪洲橋段進行總長度437公尺的河道整理工程,確保河道行水區域暢通及民眾農田房屋安全。
河川局正工程司李培文表示,這項工程內容包含河道整理4300公尺長及大坑溪逢甲橋下沖刷區補強回填437公尺;大坑溪部子溪至大里溪溪洲橋段河道整理工程今年1月9日開工,5月22日完成河道整理,水利署希望可將今年汛期災害損害降至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