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文化園區利用公益彩券回饋金開設「原住民傳統建築建造維修及庭園營造植栽撫育培訓班」,25位學員經一年研習,花了半年重現瑪家部落頭目的石板屋。
原民會副主委鍾興華表示,原住民文化園區於在瑪家鄉營運26年,但園區內的傳統建築竟無瑪家部落的代表建築,因此在園區內規畫一區重建瑪家部落頭目住家。
他說,這個工程由學員和耆老一同規畫外,也邀請大學建築系教授相關知識,因此從回舊部落測量舊遺址大小到石板堆疊,甚至是屋內的雕刻,都是由學員們完成。
石板屋沒有使用任何鋼釘、鋼條,全部都是天然材料和工法,冬暖夏涼的特性被稱為「會呼吸的建築」,石牆以碎石堆疊填補空隙的特性讓石板屋遇到地震時「越震越堅固」。
工班學院林剛輝說,建築時最困難的部分是石板屋上的雕刻,每一棟石板屋因居住的家族和地位不同,伴隨的雕刻圖騰也不同,所以每次修建一棟石板屋都有一項新挑戰,但蓋石板時「可以感覺到祖靈陪在一旁將文化重現」,覺得很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