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天下雜誌國土調查 台灣無安全地
2010/03/11

八八水災沖出台灣國土問題,根據最新1 期天下雜誌調查發現,台灣的河川淤積量世界第一,再加上以砂岩、頁岩為主,土質易鬆動,台灣沒有1處安全的地方。

天下雜誌從去年12月起,多次前往高屏溪、荖濃溪與旗山溪,體檢台灣的國土。天下雜誌主筆林倖妃表示,莫拉克颱風災區泥沙產生量超過12億立方公尺,相當於650 座台北101大樓;崩塌地的面積多達5萬1200多公頃,等於兩個台北市。臺灣大學地質系兼任助理教授謝孟龍直言,「台灣沒有1處安全的地方。」

臺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也認為,「未來10多年,南部地區就是颱風、豪雨、土石流,這是宿命。」對於台灣的國土脆弱問題,李鴻源認為,學著如何跟河川相處,這是必須有的智慧。

李鴻源指出,莫拉克颱風的災區泥沙量超過12億立方米,而風災只沖刷下了4億立方米的泥沙,還有8億立方米的泥沙堆積在山區,只要一下雨,這些泥沙就會隨著雨水沖刷下山,造成災難。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副執行長陳振川表示,八八水災對東、南部地區造成的國土環境的變化與災害,是空前的,遠超過1 個颱風或是水災的認知;現在的災害是混合型的災害,甚至只要1 場春雨,就會對災區造成損壞。

陳振川指出,目前的工作主要是防災、重建與避災同時進行,這是空前的困難,現在要懂得跟颱風、訊息與氣候互動、挑戰,要尊重大自然。

立法委員田秋蓳認為,如果沒有土石流,台灣就不會有現在的嘉南平原、蘭陽平原,也就是說,台灣就是這樣的地質條件,政府必須要勇於承擔這些問題。

田秋蓳舉例說,她的丈夫劉守成當初在宜蘭縣長任內,8 年開了7000張罰單,才勉強得以保住宜蘭的好山好水,政府官員不能為了選票而放棄這些工作,整個國家的思維出了很大的問題。
 

資料來源 :中央社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